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運動
Social Movement 
開課學期
100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何明修 
課號
Soc3028 
課程識別碼
305 341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共101 
備註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9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02movement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這是一門分析、探討社會運動的課程,課程對象是大學部的學生。
社會運動是一股改變社會的集體力量。許多我們目前習以為常的觀念與制度,實際上往往是來自於先前的群眾抗爭、異端邪說,經歷了共同動員與成功挑戰的過程,最後才成為當前的主流共識。就其起源而言,社會運動通常是代表社會上被排斥的利益與部門,其組織化的過程也常受到國家與統治階級的打壓。然而,弱勢人民如何建構自己的權力組織,持續地與當局互動、施壓,說服旁觀者、取得輿論大眾的同情與支持,分析這些社會運動現象則是需要各種的社會學次領域來作為輔助。作一種民主政治現象,社會運動表達了不同利益部門的衝突,因此政治社會學的觀點是有助益的。沒有強大的組織資源,弱勢群眾無法改變其既有的命運,因此,組織社會學的洞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社會運動的權力源頭。此外,社會運動並不只是赤裸裸的權力鬥爭、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對抗。新時代的社會運動更強調集體認同、生活方式、媒體呈現、運動文化,這些現象也需要文化社會學的分析。因此,本課程希望透過文獻閱讀、討論的方式,來幫助學生熟悉當前分析社會運動的諸種觀點。
其次,任何有用的社會學知識都必然是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的台灣現象。因此,在課程中,我們也安排了若干台灣社會運動的分析,以使學生了解當前本土社會學研究的焦點與途徑。
最後,這一門課也是台大社會系執行教育部顧問室的「人文社會科學應用能力與專長培育計畫」之「公共社會學」課程模組之一環(教育部網站見http://hss.edu.tw/)。這一系課程模組希望能聚焦公共參與(civic engagement),搭建社會學與公眾之間的橋樑,能夠將課堂的理論知識帶入實際社會生活。因此,授課重點在於培養修課同學的應用能力,能夠實際參與社會運動。
修習本課程為取得「公共社會學」之2012年暑期實習之前提條件之一(另一門課為陳東升老師的「社會經濟組織與社會創新」)。因此,我們也積極鼓勵,同學可以在課程中事先規劃參與的團體與田野。
 

課程目標
(1)熟識社會運動的基本邏輯。
(2)理解台灣社會運動的歷程。
(3)培養參與和組織社會運動的基本能力。
 
課程要求
除了講堂講授以外,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的討論、行動方案之口頭報告等活動。團體動力遊戲、影片觀賞與演講則是輔助的方式。上課學生要自行分組,以便口頭報告與影片觀賞的感想分享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每週四 10:00~12:00 備註: 請先預約 
指定閱讀
見課程進度。 
參考書目
◎理論部分:
della Porta, Donatella and Mario Diani (2002):《社會運動概論》,苗延威譯,台北:巨流。
Tarrow, Sidney (1994): Power in Movement: Social Movements,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趙鼎新 (2007):《社會運動和革命:理論更新與中國經驗》。台北:巨流。

◎台灣經驗
王宏仁、李廣均、龔宜君(2008)編:《跨戒:當代台灣社會》。台北:群學。
王甫昌(1996):「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: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」。《台灣政治學刊》1:129-210。
王振寰、方孝鼎(1992):「國家機器、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」。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13。
王雅各(1999):《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》。台北:巨流出版社。
丘延亮 (2008)編:《運動為社會自我教習》。台北:台灣社會研究雜誌。
何明修 (2006):《綠色民主: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》。台北:群學。
何明修 (2008):《四海仗義:曾茂興的工運傳奇》。台北:台灣勞工陣線。
何明修 (2009):「社會運動」。收錄於《社會學與台灣社會》,第三版,王振寰、瞿海源編,頁341-364。台北:巨流出版社。
何雪影等(1992):《台灣自主工會運動史》。台北:唐山。
吳介民(2002):「解除克勞塞維玆的魔咒: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」。《台灣社會學》4:159-198。
吳介民、范雲、顧爾德 (2010)編:《秩序繽紛的年代》。台北:左岸。
李丁讚、林文源(2000):「社會力的文化根源: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:1970-1986」。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38:133-206。
李丁讚、林文源 (2003):「社會力的轉化: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」。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》52:57-120。
林鶴玲、鄭陸霖(2001): 「台灣社會運動網路經驗:一個探索性的分析」。《台灣社會學刊》 25:111-156。
邱為君 (2003):《台灣學生運動:1949-1979》。台北:稻鄉。
紀欣 (2000):《女人與政治:九零年代婦女參政運動》。台北:女書文化。
紀金山 (2002):《師資培育資制變革的社會學分析》。嘉義: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所。
徐正光、宋文里 (1990)編:《台灣新興社會運動》。台北:巨流。
張茂桂 (1989):《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》。台北:國家政策研究中心。
張茂桂、鄭永年 (2003)編:《兩岸社會運動分析》。台北:新自然主義。
陳豐偉 (2000):《網路不斷革命論》。台北:商周。
趙剛 (1998):《告別妒恨: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》。台北:台灣社會研究季刊。
劉華真 (2011):「消失的農漁民:重探臺灣早期環境抗爭」。《台灣社會學》21:1-49。
鄧丕雲 (1993):《8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》。台北:前衛。
蕭新煌 (1989):《社會力:台灣向前看》。台北:自立。
蕭新煌、顧忠華 (2010)編:《台灣社會運動再出發》。台北:巨流。
薛曉華 (1995):《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》。台北:前衛。
謝志誠、何明修 (2011):《八輕遊台灣:國光石化的故事》。台北:左岸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考 
40% 
 
2. 
課堂表現 
20% 
含出缺席狀況 
3. 
行動方案 
40% 
期中考40%,課堂表現(含出缺席狀況)20%,行動方案40%。 「行動方案」用意在於,匡正以往相關課程著重於「解釋社會運動」,而不是「 參與社會運動」。因此,「行動方案」的內容,除了對於某個社運議題需要有深入的理解之外,更重視同學們如何透過實際的參與,提出具有可行性的運動策略,反思該項社運所面臨的困境。 在本課程的第四週,同學們應該完成分組,並且繳交一份「行動方案規劃書」,其中包括題目、組員、預期參與的方式與時程(不超過300字)。建議在繳交之前,與授課老師事先討論。 在接下來的課程,同學們應該按規劃書實際操作,除了運動的參與之外,也需要廣泛閱讀相關社運的既有研究文獻。在學期最後的三次上課,我們將安排「行動方案」結案之口頭報告。 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0  課程簡介 
第2週
2/27  調整放假 
第3週
3/05  從日常抵抗到集體行動
何明修 (2005) :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台北:三民。第一章,頁2-16。
Friedan, Betty (1995) :《女性迷思》,李令儀譯。台北:月旦。第一章,頁33-56。
楊弘任 (2007):《社區如何動起來:黑珍珠之鄉的派系、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》。台北:左岸,頁187-224。
 
第4週
3/12  個體與集體之間:認同、生命歷程與社會運動
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第三章,頁67-90。
McAdam, Doug (2011):《自由之夏》,黃克先譯。台北:群學,第一、二章,頁13-88。
范雲 (2003):「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: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」。《台灣社會學》5:133-194。
 
第5週
3/19  組織與網絡:社會運動的動員結構
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第四章,頁91-114。
蔡慶同 (2005) : 「當『運匠』聽到『地下電台』:論計程車牌照開放運動的微視動員脈絡」。《東吳社會學報》18:81-116。
蕭遠 (2011):「網際網路如何影響社會運動中的動員結構與組織型態?以台北野草莓學運為個案研究」。《台灣民主季刊》8(3):45-85。
 
第6週
3/26  政治環境:社會運動的政治機會結構
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第五章,頁115-148。
熊瑞梅、紀金山 (2002) : 「『師資培育法』形成的政策範疇力機制」。《台灣社會學》4:199-246。
邱毓斌 (2011): 「台灣自主工運組織策略的歷史侷限:對工會領導階層的分析」。頁83-128,收錄於何明修、林秀幸編,《社會運動的年代: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》。台北:群學。
 
第7週
4/02  構框:社會運動的意義創造
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第六章,頁149-174。
顧燕翎 (1995):「婦女運動與公共政策的互動:墮胎合法化和平等工作權策略分析」。頁151-174,收錄於蕭新煌、徐正光編,《台灣的國家與社會》。台北:東大。
官曉薇 (2011):「台灣反墮胎運動與人工流產法論述:從法律與社會運動的關連性談起」,頁215-256,收錄於何明修、林秀幸編,《社會運動的年代: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》。台北:群學。
 
第8週
4/09  [來賓演講][陳惠敏老師代課]
楊江瑛(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聯絡人)
「走自己的路:原鄉婦女的互助托育實踐」
 
第9週
4/16  情緒、儀式、宗教與社會運動
《社會運動概論》。第七章,頁175-197。
盧蕙馨 (1991):「兩個婦女團體的『談心』聚會:挑戰男性霸權的儀式表演」。《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》72:183-222。
McAdam, Doug (2011):《自由之夏》,黃克先譯。台北:群學,第三章,頁89-157。
 
第10週
4/23  期中考 
第11週
4/30  支配與團結的賽局
[林宗弘老師協助]
[團體動力遊戲]「權力之星」
 
第12週
5/07  社會運動的參與經驗
[影片觀賞]《廣場》(江偉華,2011)
與談者:張勝涵(台大社研所碩一)
 
第13週
5/14  合作與背叛的賽局
[林宗弘老師協助]
[團體動力遊戲]「贏你所能贏,看誰最聰明」
 
第14週
5/21  [來賓演講] 
第15週
5/28  行動方案之報告與分享(I) 
第16週
6/04  行動方案之報告與分享(II) 
第17週
6/11  行動方案之報告與分享(III)